娱乐

《半月谈》刊文:4万人,搬出一座“幸福城”

时间:2010-12-5 17:23:32  作者:热点   来源:热点  查看:  评论:0
内容摘要:原标题:《半月谈》刊文:4万人,搬出一座“幸福城” 5月25日出版的第10期《半月谈》刊发记者字强采写的文章《4万人,搬出一座“幸福城”》。全文摘要如下:云南昭通市昭阳区靖安新区,是跨县易地扶贫搬迁 你究竟有几个好徒儿[穿书]

原标题:《半月谈》刊文:4万人,幸福城搬出一座“幸福城”

5月25日出版的半月第10期《半月谈》刊发记者字强采写的文章《4万人,搬出一座“幸福城”》。谈刊你究竟有几个好徒儿[穿书]全文摘要如下:

云南昭通市昭阳区靖安新区,文万是人搬跨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来自大关、出座永善、幸福城彝良等6个县区的半月9256户40549名群众搬迁至此。半月谈记者近期走访靖安新区发现,谈刊当地采取有效措施让搬迁群众“稳得住、文万能致富、人搬快融入”,出座你究竟有几个好徒儿[穿书]努力将靖安建成一座“幸福城”。幸福城

今年30岁的半月罗宪超近年来辗转浙江等地打工,去年一家6口人从永善县搬到靖安新区惠民社区后,谈刊他在家门口的扶贫车间找了份加工手机膜的工作,月收入5000多元。他说,在家门口打工的感觉很好,不愁吃住,交通方便,还能照顾老人小孩。

像罗宪超一样,不少搬迁群众进城后,凭借技能在扶贫工厂打工,不用外出奔波。但也有一些群众习惯种地,该怎么办?答案是“在家门口也有地可种”。

刘登敏今年57岁,大半辈子与土地打交道。去年她家从彝良县搬到靖安新区福兴社区后,她隔三差五去家门口的香葱种植基地干活,每天按工作量获得80元至200元不等的报酬。她说,以前在山里种花椒,现在在新区种香葱,虽然都是干农活,但收入更高了。

“让大家有事干,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核心要求,把劳动力送出去很重要,把人留下来同样很重要。”靖安新区临时党工委常务副书记魏永翔说,靖安新区有计划、有组织、成规模地输出劳动力的同时,积极推动剩余劳动力就地化解,目前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5家,提供用工岗位2600余个,开发物业管理、楼栋(层)长、保洁等公益性岗位1379个。

惠民社区居民李东明今年68岁,在搬迁前从未见过电梯,刚入住头三天硬是爬10层楼回家。社区工作人员知道后,拉着他的手坐了数十趟电梯,教会他识别开关键和楼层号。“我再也不怕坐电梯了,每天都要下楼溜达。”李东明说。

不会按电梯按钮、打不开防盗锁……靖安新区绝大多数群众从未有过城市生活经历,存在一些适应问题。对此,党员干部手把手包教包会。“群众搬到哪,党组织就跟进到哪,便民服务就延伸到哪。”魏永翔说。

“靖安新区开发了统一的便民服务平台,我们社区开通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组建业主微信群,教会群众使用微信小程序下单求助。”惠民社区党总支书记臧永海说,群众下单后,工作人员把问题分解到各部门,由相关人员落实解决。目前平台可以24小时承接家电水管维修、看病就医等20多个服务事项。

半月谈记者在惠民社区看到,单元楼一层的公示栏上,都贴有社区“两委”干部、楼栋长、物管人员电话,群众遇到难事,只需一个电话就可以叫来上门服务。

靖安新区各级党组织强化思想教育引领,加大精神文明培育,帮助搬迁群众“换思想”“富脑袋”。

今年71岁的老党员杨光恒担任思源社区19栋2单元楼层长,他的一项日常活动是走访楼层住户,在拉家常中宣传党的政策,了解居民状况。

杨光恒告诉记者,眼下一些搬迁群众还存在故土难离的思想,有的人常念叨要回山里去。每当听到这些话,他就告诉老乡们搬出来就要扎下根,转变思想观念,踏踏实实过日子。

每天傍晚时分,靖安新区美食广场上便会响起音乐,搬迁群众聚在一起载歌载舞。在靖安新区参加志愿服务一年多的昭通市海星行动公益协会工作人员李选坤认为,搬迁群众追赶现代生活的步子越迈越快。

copyright © 2024 powered by 朋皓头条   sitemap